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2、千古仲卿(2/3)

作者:某某某某某网友
在家休养。劳碌了二十几年,卫青终于可以静心安享天伦之乐,公主雍容和善,很快得到了大将军府上下爱戴,夫妻二人举案齐眉,水‘乳’‘交’融,甜蜜不在初婚夫‘妇’之下,遗憾的是,公主一直没有身孕,眼见过了四旬,索‘性’就不去想此事。卫青长子卫伉获封宜‘春’侯,次子卫登,三子卫不疑皆为列侯,均奉平阳长公主为嫡母。

卫青找来几个老兵,四处走访战死汉军的家属,见到有贫困者,便将家中余财拿出来一一赈济,历年来皇帝赏赐累积下来的数万金就这样又到了民间,大将军一万六千多户封邑的税赋,也有近半用在了扶助战争孤儿上。卫青顾不上皇帝猜忌他是市恩之举,不顾平阳公主的劝阻,执着地帮助着那些为了大汉帝国,跟随他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士兵家属。

时光荏苒,转眼间,已到了元封三年,卫青思乡之心与日俱增,便与平阳公主商议,奏明皇帝,回到公主的封邑所在地河东平阳县。皇帝感念卫青之功,下诏为其营建了一座庄园,环山绕水,虽不富丽堂皇却充满了田园气息,戎马半生的铁血将军终于可以远离尘世纷扰,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。

自古人间见不得英雄白头,美人迟暮。安逸的生活和爱人的陪伴并没有让卫青的身体有所好转,长年征战,劳心劳力,加上几处旧伤,让铁打的将军迅速衰老。

皇帝临幸汾水河畔,时值秋风萧飒,鸿雁南归,皇帝率众臣乘坐楼船泛舟汾河,饮宴中流,坐下,当年英姿勃发的卫大将军已经苍苍老矣,皇帝眼前似乎闪过当年上林苑的那个养马少年,依稀往梦曾见少年英雄,载誉而归,万众夹道欢呼,不过是弹指一挥间,无情的时光便足以让物是人非。

歌舞升平之中,无限悲凉陡然而生,年华易逝,皇帝感念青‘春’难再,老之将至,挥笔写下千古绝唱《秋风辞》,乐极生悲,实则是感悟人生易老,叹息富有天下却难敌岁月流逝的无奈,哀伤与人生的短暂与虚无。

当夜,卫青最后一次求见皇帝。

宫灯照得天子行宫一片通明,卫青的白发在烛火照耀下分外显眼。看着跪在面前的卫青,皇帝叹道:“卫青啊,你我是同龄人,你怎么突然之间就老成了这个样子?”

卫青:“陛下乃上天之子,真龙之体,臣如何能比。“人过五十不称夭”,臣这个年纪也快五十了,死了也不可惜了。臣幸得陛下赏识,得偿夙愿,不负此生,死复何恨?”

皇帝:“卫青,你休得胡说,当年,朕要你再领兵马,征战四方,你拒绝了朕,如今,朕要你活着,活着看看朕的宏图伟业,看看朕威服四海。”

卫青:“陛下,臣已经看到了,陛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大业,必将为子孙后世留下千古基业。只是,陛下啊,臣长年征战,这身子骨真不行了,臣了无遗憾,只是牵挂外甥刘据。”

皇帝:“卫青,朕明白你的意思。据儿是朕的儿子,朕岂能不疼爱,这些年,据儿经过历练,已经脱胎换骨,朕也放心把江山‘交’给他。”

卫青:“陛下…,臣替姐姐和外甥谢过陛下了!臣,还有一个不情之请。”

皇帝:“既然是不情之请,大将军就不要说了。”

卫青起身长跪道:“不,就算陛下要治臣的罪,臣也要说。”

皇帝叹气:“唉!还是这么实诚啊。”

卫青:“陛下,天下百姓实在太苦了,他们一生下来就注定劳作、服役、征战一生,从未享受过人生的快乐,臣恳请陛下暂罢兵戈,给民众一个休息的空间,让他们也能像人一样的生活。”

皇帝勃然大怒:“大胆卫青,你此话何意?你认为朕是在盘剥压榨他们吗?身为大汉子民,理应为国尽忠,朕尚且夙夜忧叹,夜不能寐,何况升斗小民乎?”

卫青还要说:“陛下…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