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有黔娄这样的先生,才有像黔娄妻这样的好夫人啊!”
黔娄弃荣华富贵如敝履,与他的信仰有关。道家学派痛恨不平等的社会,鄙视富贵利禄。所以黔娄的行为并不荒诞,他反映了一种社会思潮:既然我不能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,那么自己就远离尘世,洁身一生。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作《咏贫士》赞黔娄等人:“安贫守贱者,自古有黔娄。好爵吾不荣,弊服仍不周”、“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”[1]
2黔娄夫人
唐代大诗人元稹以悼念他未发迹时妻子的诗最为有名,共三首,都叫“遣悲怀”,其中的一首是这样写的:
谢公最小偏怜女,自嫁黔娄百事乖;
顾我无衣搜荩英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
野蔬充膳甘长藿,落叶添薪仰古槐;
今日俸钱过十万,与他营奠复营斋。
诗的第一句“谢公最小偏怜女,自嫁黔娄百事乖”是用两个典故说同一件事,即贫贱夫妻,如涸辙之鲋,相濡以沫,诗中提到的黔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黔娄子”。
黔娄出身于贫寒的平民家庭,黔娄夫人却是贵族出身,黔娄夫人叫施良娣,知书达礼,明媚灵巧,称得上秀外慧中。他的父亲官居“太祝”,所谓“太祝”,就是为帝王家掌握鬼神祭祀的官职,与“太宗”、“卜正”、“太史”同列,“太祝”代表主祭者向鬼神致辞,“太宗”管理词庙及安排祭祀的事务,“卜正”专司占卜吉凶,“太史”记录时事,观察天象,保护文书,在商周时期,迷信鬼神的时代,这是四种非常重要的官职。
这四种掌管鬼神祭祀的官职,世代承袭,由于子孙众多,食田俸禄不足以糊口、于是纷纷挟其专业才智,从周王室出走,逐渐分赴各诸侯国谋求发展,施家就这样来到鲁国,施良梯的父亲也就成了鲁国的“太祝”。
祭祀鬼神是一种清贵而受人尊敬的职业,何况施良梯才貌双佳,要找一位金龟婿易如反掌,然而她却偏偏拒绝了王孙公子的追求,而看中了芒鞋布衣的黔娄子。
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,女子在娘家毫无宗法地位,更没有任何继承权。所以女子的娘家声势地位不论如何显赫,你一旦出嫁就毫无相干,只看你夫家的情况,所谓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。”娘家只是你的暂住地,夫家才是永久的归宿,女子出嫁以后都要随丈夫姓,自己根本没有独立人格,所以一生的贵贱苦乐从此决定。因此对于施良娣要嫁黔娄子,她的家人全体反对,多次劝解、告诫。无奈施良娣心志已坚,百折不回。[1]
3后世纪念
黔娄洞
黔娄洞位于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极乐洞的东侧岩壁上。相传周代黔娄子曾居住于此,故名。岩壁上端,松柏垂荫,山花烂漫。雨后,洞周壁上,苔衣墨绿,蜗牛布阿,蝉蜕点点,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。洞深十余米,三折之后呈长方形,为人工开凿,类似居室,高2米,面积20平方米。洞内温湿,水珠下滴,击石有声,使洞穴越发显得清幽。清嘉庆年间,洞内尚有黔娄子的坐像,白须方巾,文士打扮,后毁。洞口上端,有石刻一方,大字为“黔娄洞”,小字记载了黔娄子的身世。[2]
黔娄墓
黔娄的遗体被安葬在了他的家乡齐国都城临淄的西边,今临淄区凤凰镇北金召村东南,杜山之右,中金召东北200米处,至今墓址犹在。
4穷死黔娄
春秋时,齐国人黔娄善于韬略,国人对他很敬重。家贫但不愿出仕,死时被子太短,盖不住遗体。曾子建议他妻子给他斜过来盖,他妻子说:“宁可正而不足,也不斜而有余。”后以“黔娄被”意指贤者有贤妻、贫而不坠其志,喻贫士品行端正,亦称“穷死黔娄”。
【出处】1汉刘向《列女传·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