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问道。
电机性能不俗,但成本也很重要,若是成本太高了,那也费事。
“董事长,这两款电机成本都不高,按照年产5万台计算,前置电机成本一万人民币左右,后置电机1.3万左右。四驱双电机版本成本2.3万左右。”
“若是年产20万台,那前置电机成本能降到7000,后置电机成本降到9000。四驱双电机成本1.6万左右。”
“还可以。”王逸说道,心中却非常肯定。
这个成本比起特斯拉的成本还要低。
特斯拉双电机成本也要三万三人民币,比星逸汽车这边贵得多。
原因就是特斯拉电机分成永磁电机和感应电机,两种电机的成本肯定高于单一种类电机的成本。
再加上没有规模化生产,特斯拉电机的成本根本降不下来。
等到2016年,特斯拉内达华电机厂投产后,规模扩大,年产能达到20万台电机,那特斯拉的双电机成本,也有望再降低30%,达到2.3万人民币。
但依旧比星逸科技1.6万人民币贵得多。
原因简单,国内人力成本、资源成本都比国外低得多。
而且生产永磁电机需钕铁硼磁体,占材料成本40%。
当下稀土价格很高,钕价约$50/kg。
而夏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,便宜的多,成本低得多。
可以说,明年星逸汽车量产后,单是电机方面,星逸汽车的成本就比特斯拉低了很多很多。
哪怕星逸汽车采用双永磁电机,而特斯拉是便宜的感应电机+永磁电机。
“董事长,这两款电机只是标准版,可以做到单电机后驱370马力,以及四驱双电机570马力,比起model S的大多数版本都有过之无不及。”
邹泽峰继续道:“不过特斯拉在不断升级,我们也会推陈出新,继续研发更加强大,性能更好的电机。”
“很好。”王逸满意地点点头。
570马力四驱版本,在这年头,七十万一下的车,算是很厉害了。
但对上特斯拉上百万的顶配车,还是不够看。
王逸可是清楚,明年特斯拉model X的顶配版 Model X P90D,做到了上千马力。
当然,售价也到了百万人民币。
因此,星逸汽车也得不断进步。
随后,王逸又视察了电控、电池等研发中心。
由于王逸舍得砸钱挖人,也舍得投入研发经费,电控系统和电池的研发进展,都远超王逸的预期。
都已经做出了标准版,对标特斯拉、比亚迪当下水准都略有优势。
但优势不明显。
不过这不碍事,高配版也都在同步研发中,只是进展速度就没那么快了。
三电系统的研发,全部采用双团队模式。
一个团队负责标准版,主打四十万左右的标准汽车使用。
另一个团队则负责研发高端版本,主打七十万车,乃至百万豪车使用。
两个团队技术互通的同时,也会内部良性竞争,极大地加快研发速度。
至于说为了打压对方,互相使绊子?
这不现实。
无他,两个团队用的体系都是一套,核心技术都是共同成果。
若是给对方使绊子,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,自己的进度也会耽误,最终双输。
此外,两个团队的人员和高管,都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现在在标准团队的研发人员和高管,表现出色,后续就会调到高端团队。
同样,有时候高端团队的研发人员和高管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