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竹德修身之道(2/4)

作者:墨色江南
未完成的百子千孙图,太子妃可愿指点一二?“

顾清萍接过绣绷,指尖抚过细腻的苏绣针脚。她想起母亲唐氏教她刺绣时的叮嘱:“针脚要密,心思要正。“她拈起银针,在牡丹花蕊处补了两针,针脚藏得毫无痕迹。

“娘娘的绣工已臻化境,臣媳不过锦上添花。“

她将绣绷奉还时,马皇后忽然握住她手腕:“好个'锦上添花',太子妃可知,这深宫最缺的,便是能锦上添花的人。“

顾清萍抬头时,正撞上马皇后审视的目光。这位曾随太祖征战沙场的女子,眼中既有威严又有慈爱,让她想起东宫那盆文竹——看似柔弱,实则坚韧。

“臣媳愚钝,请娘娘赐教。“她低头时,袖中青玉竹节佩撞在马皇后腕间的翡翠镯上,发出清越声响。

马皇后松手时,忽然笑道:“太子选你,倒是选对了。“她命宫女捧来鎏金匣子,“这是本宫入宫时太祖所赐的羊脂玉镯,今日便赠予你了。“

顾清萍接过玉镯时,听见朱标在旁低笑:“儿臣谢母后赏赐。“她抬头望去,见太子正望着自己,眉间朱砂痣在晨光下泛着柔光。

谒见礼毕,朱标携她往奉天殿方向去。顾清萍望着太子玄色蟒纹袍角,忽然想起昨夜他说的话:“这深宫,你我需如竹般并肩。“

“殿下,臣媳有个不情之请。“她轻声开口。

“哦?“朱标转头看她,“说来听听。“

“臣媳想将东宫那盆文竹移至坤宁宫。“她握紧袖中青玉竹节佩,“有马皇后娘娘庇护,那竹定能长得更好。“

朱标闻言,忽然驻足。他望着她眼中的坚定,想起朱瀚曾说:“太子妃需有制衡后宫的智慧。“他伸手抚过她鬓边碎发:“好,孤稍后便命人移来。“

奉天殿内,文武百官已等候多时。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如电扫过阶下众人。

朱标携顾清萍行礼时,忽然听见朱棣阴阳怪气的声音:“臣弟听说,太子妃出身扬州商户,这身份……怕是配不上东宫吧?“

此言一出,满殿寂静。顾清萍感觉朱标握着自己的手一紧,她抬头望去,见太子下颌绷紧,显然在强压怒火。

“四弟此言差矣。“朱标正要开口,却见朱瀚自武官列中出列,“顾家虽非簪缨世族,但顾维钧曾任扬州知府,清廉爱民。太子妃更是才德兼备,怎配不得东宫?“

朱棣冷笑:“皇叔有所不知,这商户之女……“

“够了!“朱元璋突然拍案,龙椅上的金漆簌簌而落,“太子选妃,乃朕亲允。朱棣,你若对朕的决断有异议,不妨直说!“

朱棣额头渗出冷汗,慌忙跪拜:“臣弟不敢。“

朱元璋目光转向顾清萍:“太子妃,你可知东宫责任?“

顾清萍迎上皇帝审视的目光,想起昨夜太子的话:“这深宫,你我需如竹般并肩。“她俯身行礼:“臣媳当恪守妇道,辅佐殿下,不负皇恩。“

“好。“朱元璋颔首,“赐宴。“

宴毕,朱标携顾清萍回东宫。他玄色袍角沾着奉天殿的龙涎香,眉间朱砂痣在暮色中泛着暗红。

“清萍,今日委屈你了。“他握紧她手腕,“朱棣此人……“

“殿下不必忧心。“顾清萍将袖中青玉竹节佩递给他,“有皇叔在,有殿下在,清萍何惧?“

朱标望着玉佩上纠缠的竹纹,忽然想起朱瀚白日里的话:“竹有七德,清萍已具其六。最后一德,需你二人共同修炼。“他伸手揽住她腰肢:“孤的东风,自当助清萍直上青云。“

夜色渐深时,东宫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徐辉祖捧着密报冲进殿内:“殿下,燕地急报!“

朱标接过密报,烛光映出纸上淋漓墨迹:“燕王私调边军,似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