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了。”
严森,“……”
秦黎正在工地上和工头商讨安装哪一种隔热层,不经意地一撩头发,突然瞧见严森站在远处遥望自己,后面还跟着一群村民。
没想到他们会来工地探望自己,秦黎忙和工头打了个招呼,然后大步迎了上去,一脸惊喜地道,“大伙儿怎么来了?”
严森看着她,道,“来膜拜一下女强人。”
秦黎被他调侃得有些不好意思,挠了他一拳,道,“我算什么女强人,你就别讥讽我啦。”
施瓦茨太太道,“你不算谁算?你可是开发我们村的第一人。以后,村里还要你多担待。”
秦黎不知道她是认真的,还是在调笑自己,所以只好摸着脑袋哈哈傻笑几声,“你们来找我到底是什么事?”
其实,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人,秦黎心中还是有点忐忑的,她怕自己不小心踩了雷,触犯了众怒。这个想法也不是没有来头,之前大家都反对她捣鼓农家乐,现在她不但把严森的农舍、穆勒的农舍开发出来,还要再建造一幢。这样一来,就不再是搞副本,而是正式打怪升级了。她不确定村民对此会是什么反应,会表示支持,还是反对呢?
施瓦茨太太还没说话,就被托马斯抢走了话头,他嘴快地道,“他们是来为你庆祝。”
秦黎一愣,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,傻傻地问,“庆祝?有什么可庆祝的?”
施罗德太太笑着接口,“当然是庆祝你顺利开工,不久后的将来,也会顺利竣工!”
秦黎见到她的笑容,耳朵里又听到她的话,顿时松了口气。原来大家不是来找茬的,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施罗德太太从篮子里取出两瓶香槟酒,又取出一叠一次性杯子,然后拉开嗓子,将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喊了过来。
在众人怂恿之下,秦黎拿起香槟用力地摇晃了几下,酒塞蹦出酒瓶的那一瞬间,发出了砰的一声。就好像是胜利的号角、凯旋归来的声音,成功一下子离得很近了……
施罗德太太给每人都满上一杯香槟,大家一起举起杯子,对着秦黎敬了敬。
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脸,秦黎心情复杂,有感动,有受宠若惊,也有迟疑,不由问道,“你们不怪罪我?”
施罗德太太问,“为什么怪罪你?”
“开发旅游业,破坏了村里的宁静。”
见她实话实说,施罗德太太也开诚布公地道,“确实如此,可我们也知道,硬币有两面。旅游业带动了农业经济,奶制品不但没有滞销,生产量反而逐年递增,让我们这些奶农能以此为生,还有机会可以扩展其他业务。算来算去,这都是一桩大好事啊!”
其实这是利是弊根本不需要人来分析,村民们迅速鼓起来的荷包,是有目共睹的。
一批批进驻的旅游团带来的强大购买力,让人不能小觑。卖的多,就生产的多;生产的多,就需要人工;人工意味着降低失业率,给当地政府创造税收,然后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,本来村民只能把养牛养蜂蜜当做第二产业,获得的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为了赚到足够的钱,让家人过上好日子,大家不得不开几十公里的车,去外地给别人打工。
现在生产力逐步增加,他们各凭本事就能赚到足够的钱,每年上交的税多了,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,学校和医院也跟着建立起来。不用送孩子去外地上学,老人看病也不用出村子,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富强。
不错,以前的村子是不穷,但也仅仅只是不穷而已,人们还是要愁这愁那的,和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。
旅游业,对于一个没有工业支撑的小村庄来说,是最好的发展前途。当初,村里人抗拒,一方面是对秦黎不熟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