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在,临时拼凑起来的龙窟军早已经军心涣散,大多数人都战意不足,伤亡不断扩大着。
这是张强的一声大吼,让他们愣了一下,随后大喜起来。大多龙窟军都不知道张强尽然如此的勇猛,深处万敌之中,竟然还能取得对方将领的首级。
虽然不知道是真假,但是听声音张强精神还是很饱满,主心骨既然没事,他们自然是没有后退的道理,至于那些怕死的人,到现在不是死在匈奴的刀下,就是早已级开溜了。现在留下的,大多是忠义之士。
匈奴士兵突然感觉到对方的抵抗变得激烈起来,正在诧异不止之时,后方突然传来了一阵阵骚动,很快将领死亡的消息便传了过来。
将领死亡,大家自然没有拼命之心,很多人就地把刀一扔,打算投降。但是死了无数兄弟的新兵怎么能放弃这个机会,自然是一到一个,把这些投降的匈奴都杀掉。一些准备投降的匈奴看到这种情况,自然是纷纷提刀向山野各自逃命去了。
看到纷纷逃命的匈奴从身边经过,张强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。这些匈奴人不懂汉话,他也不通匈奴语。无法有效的交流,虽然知道这些人一旦逃回去就会被其它势力收编再次成为敌人。但张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命。没有办法。
现在他处于匈奴军的粮草阵地之中,斩杀那些想要过来带走粮草的匈奴士兵。等待着龙窟军的到来。只是这龙窟军水准太差,他催了三次才看到一部分龙窟军的到来。
来接应张强的是龙窟村本村的猎狼队。出发时带的两千人,现在只剩不到00多人了。看到张强疑问的目光,一名队长苦笑着道:“自从大人您不在之后,那些士兵就各自为战,不再听指挥,甚至有部分军官带头逃跑。只有这些弟兄们在拼杀……”
张强一听,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两个附属领地的士兵,虽然属于龙窟村,但是那时最高长官生死未卜,军心自然溃散,只有这些龙窟村出来的人才知道张强的厉害之处,才苦苦坚持着。
这里面有张强的问题,也有这些贪生怕死之辈的问题。现在大战结束,自然是要清理这些宵之辈,不能寒了自己将士的心!
吩咐前来的士兵把这些辎重押运回去,然后派剩下的部分士兵把匈奴遗留下来的都收集起来。清理了一下战场,带着自己战士的尸体,缓缓向龙窟村方向走去。
这次的收获很大,之前右大将所收获的粮草一直带在身边,张强打败了其两万余人的部队,现在大都落入了他手里。就这批粮草而言,足足够龙窟村的村民吃四个月了。
回去的路上,一行队伍经过两个村庄,张强都没有进去,只是派人把战士的尸首送进去,然后给他们三天的时间交出怯战的士兵,再没有多浪费一句话,直接回到龙窟村。
这次带兵作战,暴露了很多的问题。首先张强自己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,无法有效的带领队伍与敌人作战。其次龙窟村的士兵配合能力不足,面对匈奴士兵的攻击,更多是受到己方的干扰而被对方抓住机会杀死的。
龙窟村的士兵其实并不比那些匈奴差多少,东汉末年各地叛乱,百姓流离失所,导致汉人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。但是现在张强天天以狼肉喂士兵,其身体素质早已提升不少。只是张强现在不懂带兵,龙窟村又缺少一位科班出生的将领。倘若有这样的将领训练士兵,张强的士兵或许会翻几番战力。
思考片刻之后,张强便让二狗子找刻墓碑的好手,又找会写的吏,为这些龙窟村的战士写了一篇功绩辞,然后好生安葬。
自汉武帝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: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之后,崇扬儒学之风逐渐兴起。其后的统治者提倡名节孝道,加上东汉中后期地主士大夫、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,社会上竟出现一种树碑立石、崇丧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